5CrNiMnMoVSCa(縮寫5NiSCa)是含S、Ca復合型易切削預硬化型塑料模具鋼。該鋼經淬火回火(預硬化處理)后硬度在35-45HRC時,具有較好的可加工性。因此通常以預硬化狀態供應,即保證了模具的使用性能,又避免模具在制造過程中因熱處理而帶來麻煩,可以縮短生產周期和降低成本。該鋼淬透性高,強韌性和鏡面拋光性好,有良好的滲氮工藝性,滲氮后基體性能變化不大,但表面耐磨性大大提高,耐蝕性也有所改善。該鋼尚未納標,國外也未見有同類型鋼號。國內另有一類似的試驗鋼號5CrNiMnMoVS,代號SM1,化學成分上的主要差別焉提高了C、Cr、Ni、Mii的含量,化學成分(質量分數,%)C0.55-0.70,Mn1.00-1.50,Cr1.00-1.50,Ni1.20-2.00,Mo≤1.00,V≤1.00,Si<0.40,P≤0.030,S≤0.20。Ni可增加韌度,Mn可與S配合,形成易切削相MnS。單純S易切削鋼,有各向異性的缺點,橫向性能與向性能差異較大,不及S、Ca復合型的易切削鋼。
另有一種低碳的同類型鋼號4CrNiMnMoVSCa(縮寫4NiSCa),沒有被推廣。
5CrNiMnMoVSCa或SM1已在家電、電腦行業的塑料制品中應用。
1.化學成分
鋼號 | C | Cr | Ni | Mn | Mo | V | S | Ca |
5CrNiMnMoVSCa | 0.50~0.60 | 0.80~1.20 | 0.80~1.20 | 0.80~1.20 | 0.30~0.60 | 0.15~0.30 | 0.062-0.150 | 0.002-0.008 |
SM1 | 0.55~0.70 | 1.0~1.5 | 1.20~2.00 | 1.00-1.50 | ≤1.00 | ≤1.00 | ≤0.20 | — |
注:成分均指質量分數(%)。
2.物理性能
表4-25臨界溫度
鋼號 | 臨界點 | Ac1 | Ac3 | Ms |
5CrNiMnMoVSCa | 溫度(近似值)/℃ | 695 | 735 | 220 |
SM1 | 712-772 | — | 290 |
表4-26線膨脹系數
鋼號 | 溫度/℃ | C~100 | 100-200 | 200-300 |
5CrNiMnMoVSCa | 線膨脹系數 | 12.9 | 13.1 | 14.7 |
SM1 | a/X10-6oC | — | 13.3 | 13.9 |
SM1密度g/cm3:7.820。
彈性模量凡Mpa:21440。
熱導率W/(m*K)(400-600℃):26.38。
3.熱加工
4.熱處理
(1)預先熱處理
(見圖4-24、圖4-25和表4-28)
圖4-24 鍛造后退火工藝

圖4-25 5CrNiMnMoVSCa鋼的鍛后等溫退火工藝
表4-28 碳化物相分析

(2)淬火
(見圖4-26、圖4-27和表4-29-表4-35)
圖4-26 5CrNiMnMoVSCa奧氏體等溫轉變圖
(原始狀態:退火;奧氏體化:880t:,10min;晶粒度11級)

圖4-27 5CrNiMnMoVSCa奧氏體連續冷卻轉變圖
(狀態同圖4-26)

表4-29 不同淬火溫度下加熱系數對硬度(HRC)的影響(鹽浴爐加熱)

表4-30 淬透性試驗(模p)結果

表4-31 淬火溫度對鋼晶粒度的影響

表4-32 淬火溫度對鋼淬火變形的影響

表4-33 熱處理工藝對硬度(HRC)的影響

表4-34 淬火、回火溫度對鋼的強度塑性及韌性的影響

表4-35 淬火規范

(3)回火
(見表4-36-表4-41)
表4-36回火溫度對鋼強度、塑性及韌度的影響(淬火溫度880℃)

表4-37鋼的車削性能試驗

表4-38鋼的銑削性能試驗

表4-39鋼的刨削性能試驗

表4-40鋼的模鉗加工性試驗
